作者 :小晨曦
微信几乎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配,微信红包更是一度点燃了社交世界的激情。然而,微信红包也是一把双刃剑,用得好可以增强社交黏度,用不好就会“伤人伤己”。(1月17日新华网)
“分数惩罚红包”凸显异化的教育观。每次考试都要公之于众并要求发红包,老师的“强权”、家长的焦虑、分数的压迫都将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,将使孩子早早陷入不能正确认识分数、认识自我、认识考试的误区,老师的所作所为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示范,错位的金钱处罚型教育观、错误的价值追求,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,必须立即纠正。
首先会给考试不及格的家长和学生造成巨大压力。不公布考试分数在很多国家是一种惯例,甚至每次考试之后老师发卷子都会背过来发,因为每个人的成绩都是隐私,不能公布更不能排名。但这位老师将学生期末成绩群发到微信群里,不啻于当众批评不及格的学生,也让家长“颜面无存”,并“强迫”用发红包予以弥补,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及人格尊严。
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创新,关键不在于手段如何跟上时代,更在于是否具备适应性和可及性。正如该校一位负责人所言,“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管理班级的新点子、新方法”,这样的尝试值得点赞、鼓掌。不过,能否用红包的形式、是否用张贴成绩的手段,都值得商榷。而这并非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孤例,诸如大学老师发口令红包点名、微信点名、刷脸点名等,都曾一度引来争议。不难发现,“新技术+教育”有可能出现像慕课这样的共享教育典范,也可能出现像“惩罚红包”这样的尴尬尝试。事实证明,不考虑学生及家长的可接受度和可适应性的教育管理创新,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,也意味着所谓“教育创新的可及性”为零甚至是负数。
不能冤枉美好的初衷,也不能纵容过分的言行。按照老师的说法,提议家长在群里发红包有多重考虑,归结起来无外乎三点:其一,加强群组中老师与家长们的互动;其二,“刺激”考试不及格学生及其家长再接再厉;其三,既督促孩子学习,又加强班级管理。如此看,老师的想法和初衷都“看上去很美”,但是用“惩罚红包”的方式表达出来,显然变了味。无论从情理还是规定出发,老师要求家长发红包属于“逾界之举”,家长不认可、学校不同意、教育主管单位也不允许。